欢迎来访晴川软件!
13246887260

出版创新中的多元思考-凯发k8娱乐登录k8凯发下

出版创新中的多元思考

2019.08.02

微信图片_20190723174252.jpg

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,出版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与邻近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是势不可当。2019亚洲书店论坛在出版社专场以"出版创新中的多元思考"为主题,关注出版作品的跨界突破,探讨出版角色的转变,以及对作品、对阅读体验的深刻影响。根据探讨内容我们进行了整理,以飨读者。本场论坛由实体书店转型专家三石先生进行主持。





张 涛

/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社长/


中国出版有上千年的历史,最早是竹签,学富五车,就是拉了五车竹签,后来变成纸质的图书。随着4g的出现,出版业也在慢慢的发生变化,尽管和其他传媒业相比速度慢一些。虽然报纸消失的差不多了,但是图书行业发展的还是不错,一直在向上走。就渠道方面,开卷的报告显示,线上的发展速度不像以前那么迅猛了,为什么?因为我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,出版社要考虑消费场景的变化。




 

怎么促进图书的销售?电子书是一方面,开展在线课程,也能大大促进销量的提升。举个例子,我们有一本很专业的图书,理论类的,最开始印了三千册,但是在视频网站上讲解后,瞬间三千册书卖完了,短短一个月,一万六千册书卖出去了。

 

给读者呈现现实感也能拉升图书销量。我们有一本建筑设计类的图书,增加了二维码,手机扫描后,立体的建筑设计就呈现出来了,短短几秒就能了解的更详细。

 

出版社从纸质提供,到提供知识服务,包括但不限于纸质出版,电子出版、数字出版、音频、视频、听书、讲解书,还有vr等等,随着5g的出现,90后、00后的读者群体,高智能的场景可能对出版社带来更新的变化,用更新的展现形式去满足读者的需求。

 


张弋辉

/天天出版社 社长/





随着技术的发展,尤其互联网的发展,新型业态书店的存在,我们对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消费行为有了更多的了解,以及他们瞬息万变的变化。因此可以在读者和作者之间,做更好更多的嫁接和服务工作。



 

在选题、作者这一端,随着全民阅读时代的推进,尤其是名家和经典作品,可以给读者提供不同角度、不同维度,全方位的作品解读产品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和更新,也带来了很多技术上的便利,有更多的传播形态可供选择。开发选题在以前行业经验占很大比例,个人学识素养占决策的很大部分;随着5g时代的来临,人工智能的发展,可能有一部分选题的开发会有所不同,对上游的出版环境,可能是一种颠覆性的革命。拥抱新技术,拥抱新读者,拥抱读者新的需求变化。只有这样,才能够真正做到为读者服务,为读者出好书。

 

黎 波

/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/


最近这几年整个市场的变化,在出版行业,特别是出版社的面前有三座门槛,第一新书品种多。美国一年的新书才9万多本,中国一年新书20万本。有非常多同选题的图书在销售。所以政府必须出来管,出精品,让书店有限的面积,给读者陈列精品图书。第二受到线上的冲击非常大。手机可以看图片、听视频、音频,完全实现了流媒体的方式在生活中的体现。第三读者没有时间,只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面增长知识。而信息来的快,来的多。



 

以前我们经常把一些书做成现象级的活动,让大家关注这种现象,然后卖产品。在手机端网络时代,去中心,自中心,多中心的环境下,形势已经发生了改变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传统出版社怎么办?第一在阅读的内容形式上要多,既然手机上可以读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,在图书上也可以做成一个平台。前一段时间我们给马未都出了一本书,因为他特别善于讲,表现能力特别强,我们提了一个要求,让他把书后面的故事讲出来并录制视频,然后在书里面加了二维码。

 

另外要理性对待当下,正确认识消费群体。90后、00后开始对非常多的消费有选择,以前的传统小说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,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给你讲道理,我们叫寓教于乐。而现在的年轻人,已经不仅仅满足传统的讲故事说道理。所以我们现在开始关注一些新的创作模式。

 

创新在什么地方,新的写作方式,同时把传统纸媒图书融入多媒体,也是一种创新。

 

韩 志

/未读创始人兼ceo/

 

五年多的时间,未读在出版业里,一直在折腾。折腾也成为了我们公司的凯发k8娱乐的文化。我们做最美书店周,是受到国外独立书店的启发,聚集起一批有理想主义的同行,一起做这个事情。讨论阶段有一半以上的人表示悲观,全国范围内做这样的活动,从组织难度包括参与度、各个方面的协调等等,很难完成。但我要试一试,第一届活动正式启动后,很多书店报名,用最大的广告位,把书店周的海报陈列出来。包括最好的位置给一个整体书单的陈列,还有大量的读者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。

 

转型可能是未读这个公司的一个关键词,不做传统的出版社。这么大的市场里面,想求生存,唯一的办法尽量做的跟别人不一样。我们最开始选择的是大家都不做或者做了会亏本的科普书,没想到做好了。沿着这条路继续往后走,继续扮演叛逆的角色。无数次想把公司转型成互联网公司,用互联网的管理办法,用互联网公司接近的口号,在公司内部给大家洗脑,虽然我们没有996那么残酷,但是大家对互联网这个精神特别的向往。

 

要尝试打破传统出版的边界,重新定义内容,或者叫重新组织内容。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书是把一本完整的书里面的内容打散,内容打散以后,是很多颗粒组成,颗粒和颗粒之间有关联,完全可以根据你自己的阅读需求,随时生成一本新的书,这才是我理解数字化阅读核心的未来,就是颗粒化的组成。

 



这个基础上对传统的出版商提出非常高的要求,如果手上有足够多的内容产品,还要有重新拆解组合的能力,才有可能面向未来读者个性化阅读的需求。科技推动的趋势让每个人越来越个性化,如淘宝、抖音、头条每个人打开的页面都不一样,千人千面,书现在做不到,未来的书有可能做到。

 

陈霖霏

/天闻角川总经理,资深市场营销人/


我们专注于做agcn内容的产品,a就是动画,g就是游戏,c就是漫画,n就是小说,漫画动漫类的小说。我们公司的编辑,全部是90后,最小的97年,只有一个年纪大的,从出版社退休的老编辑,其它全部是年轻人。

我们关注网络上流行的内容,可能是一部拥有非常多粉丝的动画片,也可能是漫画作品。经历过纸质漫画连载,微博连载,到现在各种形态的漫画,通过抖音、小红书、b站这些小视频的方式发布内容。将这些内容出版成书,对于粉丝来说,是一个收藏品。总之会把网络最top级别的内容,无论初始形态是什么样子,我们都可以整理成粉丝想收藏的图书。

 


 

大概从13年到18年,动漫游戏行业是一个泡沫的年代,非常多的资本涌入,但是从18年开始,一些游戏、动画公司就开始放慢脚步,安静下来,去思考他们的商业闭环到底在哪里。而我们虽然不如互联网公司跑的快,但我们一直在做,不会像他们那样起起伏伏。所以像我们公司,现在几乎拿到了agcn这个品类里面所有知名的作品。


孙肇志

/荣信教育副总经理、资深童书出版人/


我们公司诞生在2.0之前,目睹了互联网对整个实体店还有出版行业的冲击,更多是销售层面。基于现在的市场环境,快速调整我们的步伐,线上销售已经是我们公司非常大的一个亮点。自媒体、微信平台,我们更多是用在粉丝服务上,因为毕竟我们的产品是童书,使用者是小朋友,而购买者是家长,需要去获取家长的喜爱。对家长来说,要解决家长购买的焦虑,我们自媒体,线上做了很多事情,都是为了解决家长给小朋友选择书的时候的焦虑,包括公众号、线上做的各种各样的服务、课程,都是为了解决这些事情。


网站地图